上了年纪的老梅城人都知道,梅城下市华侨大厦前梅江河唇处的码头被称作“水打伯公”。 旧社会过番(出南洋)的人,都是由这里坐小火船(俗称“火烟仔”)到松口,转坐大火船至汕头乘过番海船。
旧时人们在此河唇旁立有河唇伯公神位,供大家祭拜。因这里地势较低,一下雨河水涨起时就会淹到河唇伯公,时间长了,此处的河唇伯公便被叫成了“水打伯公”,码头也就被称作“水打伯公码头”。因许多落水者在这里获救,“水打伯公”的香火自然较旺。梅江河岸历经几次改造时,“水打伯公”都有热心人主持迁移安放。
1965年梅江桥大规模改造(加宽、加高、加引桥)时,曾在“水打伯公”码头往对岸临时修建一座浮桥(用许多木船横河连接在一起,铺上厚木板),方便人们通行。
“水打伯公”旁,临河生长着一棵大榕树,约需三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根基牢固,树干斜倾在河上空。榕树下是岸上人们和河上船家乘凉的好地方。
在大榕树旁曾有一个简陋的木屋,据说木屋的主人叫薛家昌,在木屋内做茶叶、烟丝等小买卖维持生活。据传,革命战争年代,他在松口掩护过叶剑英等同志。或许因此早年梅江两岸城市建设和防洪改造时都没有动过这木屋和大榕树。约在1982-1983年,在建造江北防洪堤时,这木屋和大榕树才没了踪迹。(饶钊宗)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打赏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