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顺县汤坑镇埔河村口,有一座横跨几个世纪,潮客风情交融又饱含浓浓文化韵味的古建筑——埔河文庙(亦称文昌阁、文昌庙)。文庙尽显古香古色,面向吊钟山,背靠西山、黎丰山,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高达20多米,与东海中学、东海电视大学交相辉映。参差不齐的楼阁间,书声琅琅,文化气息甚为浓郁。1983年,文庙被列为县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最令人称奇的是文庙的建筑风格包含潮客风格,是潮客文化交融的典范。环看整座文庙外观,它是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坛庙祠堂类的三层古建筑,外面庭院是典型的客家建筑风格,里面的三层塔式阁楼却是充满潮汕建筑风格。文庙的底层平面为长方形砖土结构,前后分别有两个门可以出入。二层以上是木结构建筑,呈六角形,砖砌空心,六根朱红色柱梁支撑琉璃瓦顶,内承斗拱,壁上描绘有彩凤、山水、花草等图案。三楼朝东的门楣上,挂着“文庙”两字匾额,两边精雕楹联:“东山化雨;海表雄风。”正厅设一神坛,神坛边原有一尊高约50厘米的木刻“魁星点斗”神像(现已不存在),双眼突出、炯炯有神,一脚踏鳌头,右手高擎红色朱笔直指“吊钟”远山。
庙塔的所有梁柱都是用钩榫衔接的,木构件斗、拱、梁、柱以及砖雕、石雕、垂花等艺术构件,雕工别致,制作考究,传承了我国古代木工工艺之精华,是梅州市内同类古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精品。
由于文庙年代久远,始建于何时难以考证,但从其建筑风格上可以确定为清代建筑。除了在文庙的顶梁上发现的“清道光戊戌十八年(公元1838年)重修”字样。1906年,当地人在文庙设立学堂, 2005年,由省文化厅拨款和本地乡贤集资对文庙主塔进行了修缮。文庙修缮一新,每年吸引附近县、市数以万计的游客、学生和乡贤、侨胞前来参观甚至拜祭祈求学习成绩。
(卢胜文、胡金辉)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打赏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