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法治日报》第3版刊登《从“涉案树”到“致富林”——广东兴宁检察机关精准履职护航乡村振兴》,内容如下:
春日融融,和风轻拂,广东省兴宁市坭陂镇合湖村山间,一片油茶林郁郁葱葱,沿着起伏的山势蜿蜒铺展,满是蓬勃生命力。
这片承载着希望的致富林,其背后不仅有老范艰辛的返乡创业历程,更铭刻着兴宁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履职、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实印记。
创业受挫
油茶树沦为涉案树
年近六旬的老范,在深圳打拼多年后,内心深处返乡创业的火种越燃越旺。兴宁老家那片几十年前由生产联队栽种的梯田茶地,因老化、产量锐减而逐渐荒芜,却被老范视作潜力无限的“宝藏之地”。
由于兴宁享有“中国油茶之乡”盛誉,“兴宁茶油”斩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列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17年1月,老范毅然决然将创业项目锚定在油茶生产,与生产联队签订为期20年的租赁合同,并一次性结清全部租金。
自2018年始,他陆续投入30余万元,雇佣工人、调配专业机械,开展除草、清理老茶树、平整梯田等工作,改种经济效益更为可观的油茶树,还在坍塌房屋的旧址上重建平房,用作功能用房。改种期间,老范在油茶林中搭建起413平方米的简易铁棚,用于家禽养殖。
然而,油茶树尚未带来收益,老范就被相关部门告知,其改种油茶树的行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且规模较大,导致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对老范未经审批搭建简易铁棚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并将涉嫌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这一晴天霹雳,瞬间浇灭了老范的创业热情,让他陷入深深的迷茫与无助。
检察履职
旧案件迎来新转机
2024年2月,案件移送至兴宁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在细致审查时敏锐察觉,该案的鉴定意见与其他物证、证人证言以及老范的供述存在较大出入,无法相互印证。
为还原涉案林地真实状况,承办检察官双管齐下。一方面,紧扣林地属性、原有地貌植被、实施硬底化及复绿情况等关键要点,及时引导补充侦查;另一方面,强化自行补充侦查力度,联合公安机关、林业部门深入实地勘查,反复对比卷宗材料与现场实景,针对证据矛盾之处展开深入研讨,前往林业部门详细了解鉴定意见的认定依据和来源以及林业生产相关政策规定。
经过抽丝剥茧般的全面梳理证据链条,运用严谨的排除法反复求证、核查事实,承办检察官最终认定,老范未经审批清除梯田老茶树后改种油茶树,虽造成原有老茶树被砍伐,但现种油茶林仍属于经济林范畴,其改种行为可定性为林业生产、建设活动。
案发后,老范迅速拆除铁棚,而平房硬底化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并非其所为。现场勘查显示,涉案林地植被覆盖完好,油茶树生长态势良好,老范的行为并未造成林地被严重污染,也未导致原有植被、林业生产条件被严重破坏,未达到刑法规定的“造成林地毁坏”标准。基于此,该院拟定对老范作出法定不起诉决定。
为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彻底消除老范内心的顾虑,承办检察官精心组织召开听证会,广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以及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
听证员在充分了解案情以及拟作不起诉决定的理由、法律依据后,一致对检察机关的决定表示支持。听证员代表在发表评议意见时指出:“老范回乡创业,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理应得到保护。”
2024年9月12日,该院依法对老范作出不起诉决定。
与此同时,该院刑事部门依据行刑反向衔接工作规定,将该案移送至行政检察部门。行政检察部门办案人员经审查认为,老范得到生产联队同意,出于改造荒废梯田老茶树的目的改种油茶树,主观上并无过错;依据《广东省被毁林地恢复植被、补种树木标准和验收办法》规定,油茶树可作为复绿植物树种,老范种植的油茶林达到复绿标准且顺利通过验收,违法后果已得到有效消除,此前其搭建铁棚的行为也已受到行政处罚。基于以上事实,该院作出不予移送、终结审查此案的决定。
协同聚力
优环境催生新活力
因涉嫌犯罪,老范长期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不敢再上山打理油茶林,致使林地逐渐被荒草覆盖。
承办检察官在了解林业生产相关政策时获悉,为充分激发各地油茶生产积极性,广东省林业局、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油茶营造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建立起油茶生产分类分档奖补机制。
为帮助老范卸下沉重的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承办检察官主动邀请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再次深入油茶林走访调研,为其提供专业的种植建议,同时积极引导老范响应政策,科学种好、管好油茶林,以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经林业部门审核,老范种植的60多亩油茶林获得每亩600元标准的低改奖补。检察官的暖心之举犹如一颗“定心丸”,让老范重拾信心。
在办好个案的基础上,兴宁市检察院进一步深化以案促治,充分运用“检察建议+调研报告”有效模式。一方面,通过精准制发检察建议,督促非法占用林地高发镇政府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切实保护林地资源;另一方面,全面深入分析近年来办理的非法占用林地案件,梳理出涉林业执法司法中存在的职责不明、执法不规范、处罚标准不统一、办案质效不高等问题,形成翔实的调研报告呈送党委、政府,为决策提供有力参考,当好法治参谋助手。
该院还多次积极参与磋商会议,与相关部门就林业执法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寻有效对策,达成强化调查核实、做实线索移送、统一执法标准等重要共识,凝聚各方合力,全力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当地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执法的指导意见(试行)》,促进涉林领域规范执法,携手共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如今,老范的油茶林重焕生机,兴宁市检察院也用实际行动为返乡创业筑牢坚实保障,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征程。
(法治日报)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打赏支持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