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从玉水古村竹园堂的堂联看朱熹文化思想的继承

admin 2015-8-11 9:02:37      0 2867
收藏



  【摭拾】

  □朱珠林

  仰祖德之流芳春禴夏禘秋尝冬蒸肃肃雍雍千载礼仪绵事业

  叙天伦之乐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亲亲睦睦一堂长幼立纲常

  这是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省级古村落)朱氏竹园堂的堂联,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时间。该堂联承朱子家训,告诉我们子孙后代要遵循先祖祖训去待人处事。

  朱熹(1130年~1200年),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更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我们是朱熹的后裔,更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他的光辉思想。

  下面,就依笔者对玉水村朱氏竹园堂堂联的解读,看一看我们后人是如何继承朱熹文化思想的。

  “仰祖德之流芳”:“仰”即瞻仰、敬仰。也就是说纪念颂扬。“祖德之流芳”是祖先的功德得以流芳百世,循其祖德,辩其顺逆(顺正与邪逆),推育 贤人,谗慝[音chán tè]不作(邪恶奸佞 、进谗陷害之意)。祖先的道德品行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我们应该传颂继承和发扬光大!

  “春禴夏禘秋尝冬蒸(烝)”是传统的祭祀文化。古时祭祀是有等级之分的,帝王、大夫、士、庶人皆有品级。祭品亦有分别,牛、猪、羊、鸡、鱼。根据不同等级的人采用不同的祭品进行祭祀。

  春、夏、秋、冬为祭祀之四时,而四时祭祀之意,即春祭为禴,夏祭为禘,秋祭为尝,冬祭为蒸。祭祀不仅是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也是修身为善的道德教育。我们子孙后代一定要谨记朱柏庐《治家格言》中说的“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做到诚心诚意地参加祭祀祖先的活动。

  “肃肃雍雍”是严肃平和的意思。古时多指端正大气雍容平和的士人之风,借意是我们做人要诚正雍和。

  “千载礼仪绵事业”:礼仪是礼节和仪式,代表礼仪有个人的礼仪与集体的行为礼仪。“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是严格按照一 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的。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都有一定的礼节与仪式进行祭祀,因此我们要持续下去,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连续不断,代代相传。

  下联首句“叙天伦之乐事”,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是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人,他深深理解到天地是世间万物赖以寄存的旅舍,光阴岁月不过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因此只有家庭亲人之间团聚和睦,才能享有天伦之乐。

  朱子家训中写到:“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父慈子孝”:作为父亲要善待子女,做事严而有理,以身作则;为人之子必须孝敬父母,谨记百善孝为先,只有孝才能担当起赡养父母的责任,那不仅仅只是物质需求,还需要精神生活的安慰和补充。

  “兄友弟恭”:作为兄长要爱护关照年幼的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尊重自己的兄长。

  “亲亲睦睦”:就是要我们谨记朱子家训,自然就有和谐的生活环境。

  “一堂长幼立纲常”:就是告诉子子辈辈为人处世都应以古时之训三纲五常为准则(“三纲”出自《礼纬·含文嘉》,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出自《论语·为政》,即仁、义、礼、智、信),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事业才能永世昌荣。

  这副经典的堂联是我们玉水村竹园堂的家训,也是我们的座右铭,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打赏支持一下!


最新回复 (0)
你还未登录!不能查看回复!! 点击登录
游客
1
登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