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石业,历史悠久,已有400多年历史,从业人员众多,足迹遍及广州,北京,香港及东南亚一带,名师巧匠辈出,工艺精湛,著称于世,故五华素有“石匠之乡”称誉。
历史悠久的五华石业,造就了一批技艺高超的名师巧匠。他们不仅能把坚硬的花岗石凿成门,窗,柱,牌坊,墓碑,人象等人民生活用品和神器,也善于铺设公路,桥梁,港口,码头,高楼大厦,宫廷台阁,人物,山水,花鸟草木,飞禽走兽,他们精湛的艺术向来为世人所称誉,被世世代代传为佳话。水寨桥头威风凛凛气度非凡的两尊石雕狮子是五华石匠的传统家作之一,它高130公分,长98公分,宽47.5公分。石狮均口含着一颗滚圆的石珠子,只要用手指轻轻一动,石珠就滚动起来,但不管你怎么拔拉就是拿不出来,这是清初华城石匠为华城天妃庙雕刻的石狮,于62年从华城移来水寨桥头安置。 建国后,五华石业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发挥他们的精湛技艺和聪明大智,建设家乡,组织石业奔赴祖国各地及香港澳门,参加建设,他们的建筑艺术装扮着祖国河山,他们的石雕石刻装饰着城市乡村,获得4百万人的称颂,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代表性的佳作在北京玉带河建筑一座3米长,2米宽拱式清水石桥;在北江从化等地建有流溪河大石桥,神岗大石桥;在越南兴建全长80多米拱桥的哥龙河大石桥;在五华县境内建有100多座石拱桥,有代表性的长77米平南石拱桥,长36米宽7.5米的锡坑石拱桥,尤其是1961年建成的水寨大桥,全桥长4个大拱,长236.2米,宽6.6米,从桥身到桥杆,电灯柱,全部用花岗岩砖石,条石砌筑成,桥面两侧竖立着三十六条空心电灯石柱,桥的东端安了一对大型的石雕醒狮,显得气势轩昂,雄姿勃发;桥的西面立着一对石雕龙柱(文革中被毁,现置一对石雕麒麟)栩栩如生。它是五华石工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石拱桥建筑的精华,又是五华石工智慧和精湛技艺的结晶。五华石工,不仅能把人造长虹横架在江河之上,而且能以石砖石块建造结构复杂的石屋石室。建于1863年的广州石室,凝结着五华石工的汗水;深圳白芒占地1080平方米,高达三层的海关石屋,一石一块沾上了五华石工的手印;从化县的两层走道,东西南北四门,高23.5米的的北回归线标志塔,体现了五华石工的智慧。还有清远水电隧洞工程,珠海至澳门引水隧洞工程,广州101工程,也记载着五华石工的功绩,同时,还为联郑德国以花岗石料建筑了一座石屋。这些石室石屋,耸立大地,巍峨壮观,世间罕见。 建国后的五华石雕工艺,创造出了更富生命力的多姿多采的塑像,装饰着祖国的城市,乡村。广州烈士陵园的墓道,广州烈士陵园的“中苏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的中苏血谊亭石书,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石建工程,广州越秀山五羊石雕,广州海珠广场解放军石雕,面向珠海海滨公园的石雕“珠海女”,广州东方宾馆五羊石雕,白云山能仁寺跑泉的石卧虎,还有向秀丽,风雪草原小姐妹雕像,南昌市“八一”起义纪念碑和近年黎塘石匠为从化县,澳大利亚等地雕刻的一对石马,两对石狮等等,均兑现了五华石工的精湛工艺。一座座的石雕,石碑再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激励着人们前进。 五华石业,名师巧匠辈出,呈现一派生机。在城镇、乡村,随处可听到“叮叮当当”的打石声,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献艺出力。近年来,县政府组织有五千八百多名石工在广州、深圳开设石场100个,还有大批石工活跃在深圳、广州、增城、花县、从化、番禺、顺德、中山、宝安、韶关、惠阳、佛山、肇庆、梅县、江西、福建、海南、湖南、云南、珠海等地开石场,承办各项工程。今天,石工们的自身生活安稳了,而且建设着家园。他们干劲越来越大,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献出高超的技术,装点着祖国的万里河山。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打赏支持一下!